人已他往

以前,写信是一种联系方式。

记得以前写信退信回来时会贴上一张纸条,纸条上写有退信的原因。我好像只收到过两种退信原因,一是信件超重邮资不足,纸条上盖着本地邮局的邮戳,二是查无此人,盖着收件地址邮局的邮戳。

以前,邮政寄的快递包裹是不派送的,需要拿着快递单到邮局去领取,而且限定时间,超过了一定的时间未领取则要按天收费,超过多少天后还未领取就会退件。现在的小镇,是不是依然如此?不知道了,写信、寄邮政包裹,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一张信用卡到期,由于一直用的都是电子账单,没有修改过账单地址,所以前些天修改了账单地址,但前两天看到新的信用卡还是按原来的账单地址寄出了。一看到寄往原来的地址,联系EMS客服,客服回复已寄出的快件不能拦截召回、不能改地址,只能等派送时联系快递员协商退件。昨天看到快递状态是“邮件错发”原以为联系客服作了相应该的操作,但是今天看到依然安排派送了,打电话联系安排到的那个派送电话,他说不是他派送的,只能等派送的快递员联系我。等快递员送到地址门口时打电话给我,我才能告诉他直接退件。邮政还是不思进取,但是这样也好,不必被不相关的人员中途扰乱快件的运送,所以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快递法律文书等文件、物品时,选择邮政的渠道寄出才能保证其法律效力。

刚才,快递员再次打电话和我确认是否已不在收件地址,此件是否直接退回后,微信上关注的此邮件更新了状态:未妥投,人已他往。

以前没有细心留意过邮政“未妥投”的原因,这是第一次看到未妥投的这一个原因。然后,对这个词,就像“查无此人”一样觉得它挺好,简单明了,意思包含在简单的四人字里面,“人已他往”——收件人已经去其他地方了,不在收件地址了。

其实很多的词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字词来概括说明,意思到即可,简单、明了。但是现在这样的能力越来越被人忽略,也越来越少人拥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是越来越多的人丢失了这些能力,我就是这样,理解能力变差了,概括能力变差了。

在电报的时代里,我记得汉字发文是一块钱一个字,十个字就十块钱了,那个年代的十块钱,可以买很多很多的商品,悉字如金,发一份电报,意思要清楚,价钱又要实惠,所以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有专门把一段话概括成电报的能力考试。后来到了发短信,一则短信内仅仅包含一百四十个字符,七十个汉字,这其中还包括了标点符号、空格,那时候每一条短信都想要写满满的不想浪费一个字符的空间。后来短信套餐的出现,短信不值钱了,发个“哦”字就是一条短信。

到了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发展迅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文字已经不值钱了,微信的语音聊天,明明可以用十多个字组织的句子来说明的事情,非要花几十秒钟罗里吧嗦地来讲一短语音发出去。――我声音不好听,所以我几乎不发评语音。

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两种东西都很重要,可是,快时代里很多少都不重视了。

不管什么原因都好,反正人们已经习惯的。

只是,看到邮政未妥投原因的表述如此简洁、明了,忽然有了好感。

——人已他往。

——心已他往。

 

2017-05-02 13:30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gibsonSn
2017-05-03 01:23

la piГЁce Utile
gibsonSn

阿柯
阿柯
2017-05-11 10:25

拆信时的感觉是收信息时无法体会到的,文字传播的情感也不是声音或者影像可以完全替代的。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一本精彩的小说拍成电影后就变得索然无味的原因吧?文字表达的很多情感,不是所有读者都能体会,也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准确演绎出来的。